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人民日報11月4日評論員文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就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就要變為現實。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這次全會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全會通過的《建議》,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任務。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但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會通過的《建議》在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部分突出強調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這樣表述,在黨的全會文件中還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也是實事求是、符合發展規律的,兼顧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積極穩妥把握。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團結帶領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建樹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前進道路上,無論面臨什么樣的風險挑戰,我們都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奮斗,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