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恩施市委常委、人武部部長董高(左二)在恩施市紅土鄉天落水村開展植樹活動時,為群眾發放樹苗(2019年3月20日攝)。新華社發(尤佳 攝)
時任恩施市委常委、人武部部長董高(中)在恩施市紅土鄉天落水村鐵廠壩組召開“屋場會”(2017年11月16日攝)。新華社發(尤佳 攝)
新華社武漢8月21日電題:攻堅鄂西紅土地——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董高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
2020年3月,湖北省恩施市人武部部長董高調任甘肅省酒泉軍分區副司令員。臨別前,他再次回到恩施市紅土鄉天落水村,看望百歲老人包桂芝。
坐在院里曬太陽的包桂芝,雖已是101歲高齡,但耳聰目明,頭腦清醒。得知董高異地任職的消息,老人滿眼是淚:“這幾年來,是你帶領山旮旯里的鄉親脫貧致富,讓大家過上了城里人羨慕的好日子……”
紅土鄉位于鄂西大山深處,通往縣城的100余公里道路曲折連環,驅車3個半小時,急轉498個彎道,方能到達這個一半在高山一半在懸崖的窮村子。
2017年,紅土鄉貧困發生率一度超過30%。為此,恩施市安排縣級領導擔任鄉鎮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指揮長。時任恩施市委常委、人武部部長董高主動請戰,選擇了條件最差、任務最重的紅土鄉。
初到紅土鄉,董高深入各個村子入戶走訪,摸清貧困實情。然而,第一次組織貧困戶和村干部的“屋場會”,便遭遇了尷尬——有人將桌子掀翻了。
“開會掀桌子,說明干群矛盾深。”董高獨自到矛盾最突出的天落水村鐵廠壩組,組織貧困戶開展懇談會。
“種植的農產品沒有銷路”“想發展特色農業,又缺少技術”……貧困戶們紛紛吐露心中的不滿。隨后,董高將鄉村干部請到現場,對貧困戶的問題挨個答復,現場督辦解決。
真心換來了信任,董高從此堅定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修渠筑路、發展產業、樹立新風……深入調研基礎上,董高給紅土鄉天落水村拉了一張脫貧清單,并創新提出了“1個縣級人武部牽頭3個地方單位,組成1個‘131’扶貧工作隊,定點幫扶1個貧困村;1名民兵干部帶領3名民兵,組成1個‘131’扶貧小分隊,重點攻堅1戶貧困戶”的“131”扶貧模式,將扶貧力量由“單打獨斗”上升到“聯合作戰”。
多年來,董家河上從未有一座像樣的橋。每逢雨季,村民只能涉水前行。至今,已有20多人因此丟掉性命。路難行,也導致了村里的茶葉、水果、土豆等運不出山。
董高把修建董家河大橋作為重點幫扶工程,組建起由恩施市人武部牽頭,運管局、公路局、食藥監局參與的“131”扶貧工作隊,從選址、測算到立項,不到一年時間,一座新橋橫跨董家河兩岸。通車那天,紅土鄉村民自發買來鞭炮慶祝。
董家河水廠常因水源枯竭,出現“水廠無水”。為了找到充沛的水源,董高帶隊三探地處絕壁的鷹嘴崖,終于找到穩定的水源,并多方協調資金1210萬元實現“一管清水進農家”的夢想。
天落水村氣候適宜種植優質茶葉。董高進茶園、訪茶農、問茶經、建茶廠。茶廠選址需經濟補償,村里沒錢,董高直接拿出自己工資卡;茶廠基建用磚不夠,董高就帶頭當“裝卸工”……2020年4月,茶廠如期建成,輻射周邊9個村民小組720戶茶農實現增收。
天落水村的馬弓壩組風景秀麗,50多棟吊腳樓依山傍水,保存完好,成功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能守著金山喝稀湯。”董高結合鄉村振興,積極發展旅游業,協調投資300萬元對古村落進行保護。
在董高帶領下,紅土鄉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目前,“131”扶貧工作隊新模式已在恩施州全面推廣,助力15個重點貧困村的1085戶群眾實現脫貧。
如今,站在群山間看天落水村,就是一張完美的《脫貧攻堅作戰圖》立體圖——
一所農民夜校像明燈,照亮全村人的心;
一個專業合作社像磁石,吸引年輕人回鄉務工;
一條24.9公里硬化公路像紐帶,將7個自然組凝成了團;
一條4公里的輸水管像巨龍,讓3000多個水龍頭流出甘泉……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